巴西圣卡塔琳娜聯邦大學的專家組當地時間2日宣布,他們在對巴西圣卡塔琳娜州首府弗洛里亞諾波利斯市11月份的下水道水樣中存在新冠肺炎病毒。
這一發現比美洲大陸官方宣布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今年1月21日美國確診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早兩個月,比巴西政府宣布的今年2月底出現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早了三個月。
除此以外,全球多地也曾在廢水中檢測出新冠病毒。6月18日,意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一項研究結果也顯示,在意大利北部兩座城市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核糖核酸。
6月26日,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也發布公告,該校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去年3月采集的巴塞羅那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除此之外,荷蘭、美國和瑞典的污水中都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蹤跡。
“如果研究結果沒有問題,說明病毒可能早就開始流行,只是沒有發現?;蛟S當時的病毒傳染性不強,隨著在人群中傳播,傳染性增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王廣發主任醫師對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一事進行評論。
“廢水中能檢測出新冠病毒,大概率能夠說明在那一片區域中已經有人群感染了新冠病毒,且污染了廢棄水沒有經過消毒處理直接外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喻成波曾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
多項研究已證明,在新冠患者糞便排泄物中存在冠狀病毒基因組,病毒基因最終會混入廢水中,這是基于廢水研究新冠流行病學的理論依據。
今年2月,鐘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團隊分別從新冠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這一發現證實患者排出的糞便中確實存在活病毒。理論上新冠病毒在廢水中不能長時間存活,但廢水是冷凍保存,不知道具體條件,不能完全除外存活可能,但至少說明曾有過病毒尸體存在。
2020年6月15日,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和上海市市政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城市排水管網防控措施分析》中提到,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站次氯酸鈉等有效消毒劑消殺,新冠病毒可完全滅活。
定點隔離酒店等雖然沒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但是室內抽水馬桶投加次氯酸鈉片衛生消毒情況下,也可及時消殺病毒。
喻成波主任醫師也曾提醒,“中高風險地區的污水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才可以進行排放。個人也務必要減少接觸污水的機會,使用水源一定要選擇經過嚴格處理的水。”